【有本好书送给你】当我们调侃黑洞照片时他们正在创造未来 来源:常见问题    发布时间:2023-11-20 16:22:07   阅读:1

  查理·芒格先生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我这一生当中,未曾见过不读书就智慧满满的人。没有。一个都没有。沃伦(巴菲特)的阅读量之大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我和他一样。我的孩子们打趣我说,我就是一本长着两条腿的书。”

  世界莽莽,时间荒荒,阅读生出思考的力量,愿你感受到自己的思想有厚度且有方向,四通八达,尽情徜徉。

  (被选中会收到提交寄送信息的回复,逾期未提交或提交信息不全的视为自动放弃)

  克里斯蒂安·达文波特是美国知名科技记者,2000年,他加入《》,主要负责太空和国防工业的报道。他曾获有“广播电视界普利策奖”之称的皮博迪奖,他所在的报道团队也曾三次入围普利策奖。他是美国新闻界少数能长期贴身采访贝佐斯和马斯克的记者之一,也在商业航天领域与各界建立了深厚联系,在过去的16年里与NASA的通信主管保持密切交往,获取大量一手信息,最终写就本书。他还是一名广播和电视评论员,作为常客出现在CNN和NPR的几档节目中。

  这本书的叙事相当精彩,报道丰富,见解敏锐。书里闪耀着达文波特和被采访者碰撞出的火花。——《》

  《下一站 火星》讲述了一群正在改变太空领域的新一代企业家的故事。他们充满想象力的创新彻底颠覆了航天工业,带领着人类向更伟大的明天前进。——《金融时报》

  达文波特在这本书中展示了他高超的讲故事技巧。行文紧凑,主题鲜明,层层推进。——《》

  如果你是航天爱好者,克里斯蒂安·达文波特关于新太空竞赛的重磅新书《下一站 火星》应被列在今夏阅读书单的首位。——福布斯网站

  北京时间2019年4月10日晚9点,黑洞事件视界望远镜(Event Horizon Telescope,EHT)合作组织协调召开全球六地联合新闻发布会,宣布人类首次利用一个口径如地球大小的虚拟射电望远镜,在近邻巨椭圆星系M87的中心成功捕获世界上首张黑洞图像。

  这张图像的意义非同一般,它提供了黑洞存在的直接“视觉”证据,使得在强引力场下验证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细致研究黑洞附近的物质吸积与相对论性喷流成为可能。

  作为人类首张黑洞照片,看起来似乎比电影中的黑洞更梦幻。跟你想象中的一样吗?

  说实在话,和人们平时习惯见到的宇宙照片做对比,这张黑洞首张标准照有点太过寒碜模糊。

  但是,当我们这些围观群众对人类首张黑洞图片施展调侃技能的时候,世界上的富豪们,他们一直对探索太空、太空投资保持着持久的兴趣和数以亿计的烧钱投入,有的则成功把“太空梦想”的个人爱好变成了一项大生意和事业。

  蓝色起源由世界富豪、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一手创办,企业成立于2000年,当时亚马逊刚刚上市两年,蓝色起源完全由贝佐斯个人注资,可以说,蓝色起源正是贝佐斯个人太空梦想的具体产物。

  蓝色起源的公司口号是拉丁语“Gradatim Ferociter”,翻译过来便是循序渐进、脚踏实地,又像野兽般凶猛无情,或许这正是从事太空探索事业所需要的精神。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在谈到蓝色起源的相关话题时,贝佐斯表示,这是他人生中“超级重要”的项目,并且是他正在从事的最重要的工作。

  他将蓝色起源看作是一个长达上百年的一个长期项目,在采访中,贝佐斯表示,在自己5岁时,就对太空探索非常感兴趣,开始在这一领域进行学习和思考,他意识到,如果不进行太空探索,人类将由于能源资源的匮乏而陷入文明的停滞。

  但贝佐斯的太空梦想并非太空殖民。早在1982年,年仅18岁的贝佐斯在获得一项科学奖后接受《迈阿密先驱报》采访时表示,他想要“在空间轨道上建造能容纳200至300万人的空间酒店、空间主题公园”,这么做是“为维护地球环境”。

  贝佐斯说,太阳系能够轻易提供1万亿人类的能源需求,他相信,随着太空技术的持续不断的发展,最终人类可以将所有重工业搬离地球,放到其他星球去,而地球仅保留人类居住和轻工业。

  他坚信,根据许多太空探索机器人发回的其他星球的状况数据,地球才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目前,蓝色起源的短期目标是太空旅行,贝佐斯说,蓝色起源已经在这方面做了超过10年的研究,正在建造一支巨大的轨道航天器,这一航天器的研发也已经进行了5年,并将在2020年首次试飞。

  他提出,实现太空旅行的关键是火箭的可回收性,这是作为未来实用性的长期考量。贝佐斯前一段时间曾表示,自己每年通过出售亚马逊股票,向蓝色起源注资10亿美元。贝佐斯目前的个人财富已超越130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为亚马逊股票形式。

  蓝色起源目前慢慢的开始宣传其“太空旅行”计划,在其官网上,蓝色起源简要介绍了普通人如何登上其火箭,在距离地球表面100公里以上的太空进行游览的过程。该过程包括在发射两天前到达位于德克萨斯州西部的发射场,一天前进行针对性训练,包括安全须知、舱内活动模拟、通讯、在失重环境下的操作等。

  谈到私人火箭发射公司,另一个企业的名字自然难以被忽视,那就是由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所创办的Space X,这两家公司在私人火箭发射领域的“明争暗斗”,成了关注该领域的另一大看点。

  让Space X名声大噪的火箭回收技术,实际上早在其成功之前,蓝色起源便已经做到了。2015年11月,在蓝色起源的火箭实现成功发射并回收的当天,贝佐斯的Twitter账号在凌晨3点14分发出了一条消息,宣告试验成功。一个小时后,凌晨4点半,同样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火箭发射回收试验的SpaceX公司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便用自己的Twitter账号向贝佐斯表示祝贺。

  但仅过了不到一分钟,马斯克又发了一条补充说明的推文,一针见血地指出,蓝色起源的火箭只是飞到离地100公里左右的近地空间,而SpaceX可以飞跃到更高的距离地球3.5万公里的轨道空间。

  随后,贝佐斯也不甘示弱,回复说,“火箭回收着陆最难的部分在于最后触地部分。”言下之意是,我的火箭起码稳稳地站住了,而你的最后却倒下了。

  但在蓝色起源的火箭发射回收试验成功后仅一个月,马斯克的SpaceX的火箭也顺利完成到了同样的事情:成功发射并实现垂直下落回收。

  目前,两家公司所掌握的火箭回收技术基本已经很成熟,成功率已经很高,但他们的侧重点则各有不同,在目前载重量最大的Falcon火箭于今年2月份成功发射后,Space X基本确立了在大型航天运载能力上的地位,而蓝色起源则更侧重于私人太空旅行的商业化。

  这两家公司同时都接手了许多来自美国政府部门的卫星发射任务,同时,两家公司都与美国宇航局达成了多项共同研发项目的合作。早在2009年,蓝色起源便获得了来自美国宇航局的370万美元用于“商用载人发展”计划的资金。2011年,该公司有获得了来自美国宇航局2200万美元的研发资金。

  因为他们盼望可以重燃人们对太空的兴趣,马斯克在《》采访中说到,“点燃人们的热情”。他说,登陆火星将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冒险”。他还在瓜达拉哈拉的演讲中表示,他的目标就是“让不可能看起来可能,并在有生之年实现”。

  观察周围,智能化已经深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马斯克认为在未来20年,驾驶人员的工作就将被人工智能所颠覆,之后,全球12%至15%的劳动力将因为人工智能而失业。

  而且恐怖的未来绝不是只是失业那么简单。alpha master可以只根据棋盘和规则,通过自我学习就成为了有史以来最牛逼的围棋大师。

  一旦迈进强AI时代,人类会无法控制计算机到底学了什么、认识到了什么。机器可能会发展出我们完全没有办法理解的思维模式,它们会毫无顾忌地灭绝人类。

  在2008年时,维珍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就预测商业航班将于2009年开始。 2012年,维珍的CEO George Whitesides又说得到2013年才开始。2008年XCOR发布了他们的航天飞机设计,当时预测到2010年就能飞起来;到了2012年,又说到2013年才能飞起来。

  “愿望很美好,但却没有一点实质进展。”太空专家 Howard McCurdy 说道。

  不过他也承认,有这么多从事太空飞行的公司,以及一大帮愿意为冒险买单的富人,亚轨道飞行的生意最终会兴起。不过对于维珍以及其他的从事太空飞行的公司来说,仍有一些技术上的难题要解决(最主要是减速问题,如何利用空气动力学将每小时2600公里的速度降到能够着陆的速度),但是他们不缺钱,并且愿意尝试。

  但维珍的坠机事件仍然在不断提醒各位吃螃蟹的人太空旅行的潜在风险:尽管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但火箭升空过程中仍有5%的几率会失败,对于纯粹抱着娱乐心态去外太空旅游的游客来说,这个风险似乎太大了。

  与此同时, McCurdy也表示,尽管攀登珠穆朗玛峰有1%的死亡概率,但这并不妨碍每年仍然有1000人前往。挑战极限的旅游固然有风险,但并没有使他们就因此放弃了珠穆朗玛峰。”如果维珍以及其他的公司能够把风险概率降到1%,那么就会有很多人乐意前往尝鲜。”

  中国航天计划近年取得成功有目共睹。不过目前国内航空航天工业主要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和中国航天科工三家集团公司主导,均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企业。目前,中国富豪更多出现在他国运营的“太空旅行”的预约名单中,而并非投资或参与太空探索的项目。

  所以,尽管中国的航天工业仍有很多技术问题是需要赶超,但不难预见的是,随工业能力的积累,转化机制的完善,中国航天工业从元器件配套、新材料研发等下游产业到型号研制、发射、应用维护等核心产业一定会逐渐分步骤开放,逐渐实现军民融合。换句话说,虽然探索的旅途刚刚起步,未来我们仍旧是有望看到大佬们创立企业或亲自参与到太空探索中来。

  除此之外,未来太空争夺战中,中国民营火箭潜能将被“唤醒”,航天混改体制也将会对航天资源的利用进行充分整合。

  国家发改委2月发布的公告中提出,鼓励外商投资商业航天产业的上下游各领域。其中与火箭相关的投资领域包括运载火箭地面测试设备、运载火箭力学及环境实验设备。翎客航天公司首席技术官楚龙飞觉得,这将会是一个很好的信号。





上一篇:国家自然科学奖推荐书-中国空气动力学会 下一篇:比尔·盖茨 2020 年终书单:糟糕一年里的五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