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传承中华文化力
来源:CNAS实验室认证    发布时间:2023-12-16 18:30:29 ...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习近年来关于文化的重要论述,往往与“力量”相伴随。

  在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中华文明具有独特文化基因和自身发展历程,植根于中华大地,同世界其他文明相互交流,与时代共进步,有着旺盛生命力。一种文化形成“文化力”,展示出力场作用,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而一经形成就具有类似遗传基因的恒久力量,可在代际的自然传承中延续。中华文化在大历史进程中经历过多次繁荣和重构,在繁荣中内化形成向心力,在重构中同化重生形成持久力,凝聚成既有向心力又有持久力的中华文化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习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显示出中华文化强大的向心力和持久力。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在这场抗疫斗争中,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守望互助、携手助力疫情防控,千万大学生不离家、不返校,居家自学上网课,为全民抗疫胜利作出了特殊贡献,这也是中华文化向心力与持久力的体现。

  大学是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向心力与持久力的重要基地和载体,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重任。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诸多难题的重要启示,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更能为青年成长成才提供丰富滋养。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重要阶段,我们要引领青年学生深刻认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不断创新传承中华文化力。

  创新传承中华文化力应在完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一是完善文化传承教育导学体制机制。要系统梳理民间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化、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成为创新传承中华文化力的鲜活资源。要建立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完整完善的教育体系,尤其在高等教育阶段,要广泛开设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传承类课程,建设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努力培养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坚定的维护者与传承者。二是完善文化传承守正创新体制机制。值得一提的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故步自封,闭上眼睛不看世界。对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都应该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取长补短、择善而从,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使中华文化力更加强健。要在大学中营造更加开放的文化交流氛围,让师生在文化交流中拓宽国际视野,更加坚定文化定力,让中华文化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交互中融合、吸收、借鉴,使文化这个上层建筑不断完善,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物质基础并引领物质文明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创新传承中华文化力应把握好创新与传承的关系。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我们既不能片面地讲厚古薄今,也不能片面地讲厚今薄古,而是要本着科学的态度,继承和弘扬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既要引领青年学生深刻认识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契合性,又要清醒地辨别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进程不相适宜的部分,按照习的要求,“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培养大学生成熟的、理性的文化判断与鉴别能力,敢于、勇于、善于与时俱进推动自我革新,既要不断吸取外来文化有益的部分,也要自觉抵御外来腐朽文化的侵蚀。要培养大学生对当下文化的清晰认识,深刻认识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差异和融合关系、传承与创新关系、核心与外围关系,进而准确把握当下文化创新的实质内涵。

  中国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我们要充分认识并继承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为建成文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更加磅礴的力量。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坚持以习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习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化的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上一篇:文章 - 中国日报网 下一篇:创新突破看山东丨“独角兽”的创新故事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