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产业代表了一个国家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实力多数人却完全不了解 来源:工程案例    发布时间:2024-02-07 06:04:16   阅读:1

  航空发动机为航空器的飞行提供动力,简称航发,又被誉为航空器的“心脏”。同时,它也被认为是“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为何航空发动机的“地位”如此之高?这是因为能够独立研发和制造航空发动机的国家屈指可数。

  比如英国的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其主要航空发动机产品占据大部分民用客机市场;与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形成对抗的是美国的通用电气,波音737使用的CFM56发动机就是来自通用电气,我国现有的航发项目也深受CFM56发动机影响。

  美国另一家发动机巨头普惠公司则是以军用发动机为主,如F-22使用的F-119系列发动机。我国的新舟60支线客机发动机就是普惠的产品。

  俄罗斯的留里卡-土星设计局的产品AL-31系列则是军用领域的常青树,代表了俄罗斯发动机的领先水平。

  独立研发、制造航空发动机不仅需要高投入,还需要长时间的技术沉淀,才能有所斩获。西方大型客机、军用飞机能达到优秀的性能,很大程度是依靠先进的航空发动机

  我国航空发动机最早从苏联引进的Pд-9B喷气发动机仿制而来,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经能制造推重比为10的高性能航空发动机,以军用为主。

  而民用发动机领域仍然被通用、普惠以及罗罗三家国外公司占据,基本的产品集中在民用大型客机上。

  我国独立研发的民用客机中,C919仍然使用加拿大CFM-LEAP1C发动机,该发动机并非为C919专用动力,而是C919是根据CFM-LEAP1C发动机的性能来研发的,如果这发动机被暂停进口,那么C919就可能面临被“釜底抽薪”的问题。

  如何避免这样的情况呢?作为CFM-LEAP1C发动机的替代型号,国产发动机CJ-1000X慢慢的开始研发。

  我国现阶段基本上民用航发围绕C919研发,军用领域的航发围绕歼20研发,形成产业链。

  航发产业仍然以终端产品为中心的研发模式,先有C919和歼20,再投入巨资研发配套发动机。而西方国家则正好相反,先预研下一代发动机,再将其配套到终端产品上。

  在未来20年,我国航发工业可以在C919和C929客机的发动机上追上西方国家,军用发动机以WS-15型号追赶美国的F-119发动机,军民两个方向均有突破。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美国等西方国家慢慢的开始研发下一代航空发动机,在经济性和可靠性上可能又将提升到新的高度。

  航空发动机代表了一个国家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实力,涉及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还可以反应一个国家是否重视教育。

  任何一个国家研发航空发动机不能离开基础学科,比如航空发动机中主要使用的材料镍合金、钛合金还有新型陶瓷基复合材料,主要使用在燃烧室、涡轮叶片和涡轮盘上,机匣、尾喷口的辅助部件又是使用其他耐高温材料。当钛合金加入钒、锆等不同金属之后,力学性质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能够很好的满足发动机长时间在高温下运行。

  先进的航空发动机工业代表的是成熟且发达的基础学科教育能力,以及将研发成果转化为工业、产品的能力。

  航发工业的上游是大学、主机研究所、实验厂、材料制造企业等,下游是商业大飞机、军用飞机、船舶工业等,有了航发工业作为前提,才谈得上研制出高性能大型客机、军用战斗机和航母等终端产品。

  如美国海军目前大量使用的LM2500燃气轮机就是来自对J79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改进,将航空发动机技术移植到水面舰艇上,大幅度减少了研发时间。

  需要10万马力的总推进功率的舰艇,美国只要安设4台LM2500燃气轮机,单台2.5万马力,而苏联同时期的驱逐舰则需要8台1.1万马力的燃气轮机,这就等于白白增加了船载重量,减少了武器、燃油的携带量。

  航发工业还能带动航天的发展。如运载火箭的发动机结构更简单,而且上班时间短,对推力变化的要求比较低。

  由此可见,航发工业本身就具有较大的技术难度,一旦实现突破,就能带动航空航天、船舶工业的发展,对我国防安全、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航空发动机本质是一个动力装置,要求自身重量尽可能小,且产生的推力越大越好。这里有个概念叫做推重比,即用推力和重量的比值来衡量航空发动机的基本性能。

  F-22战斗机使用的F-119发动机推比超过10,F-35使用的F-135发动机推比超过12,自身质量轻,推力也足够强大,为两款战斗机的性能加分不少。

  目前主流的航发是涡轮风扇发动机,直径一般在1米左右,长度4至5米不等。工作过程是将吸进的空气先通过压气机进行压缩,再进入燃烧室参与燃烧反应。排出的高温燃气经过高压涡轮加速后从尾喷管喷出。其中一部分燃气会经过低压涡轮,而航发最前面的风扇由低压涡轮带动。航空器则由风扇和高温燃气一同推动前进。

  就这么一个大冰柜大小的装置,可产生自身重量10倍的推力,这就是航空发动机先进之处。可以认为航空发动机上万个零部件,每个都代表了先进的材料技术。

  最典型的如涡轮叶片制造技术,涡轮叶片是航空发动机中最直观呈现出的零部件,F-22上使用的F-119发动机涡轮前温度达到2000K,若使用传统铸造工业在冷却时会形成晶核,这些不定晶核钢铁没办法承受发动机的压力,因此就需要单晶叶片制造技术。

  在叶片上只有一个晶核,这样铁原子都按照这一个晶核的顺序排列,利用原子间的作用力控制叶片强度,显然比不定晶核上分子间作用力更强大。这就涉及对原子、分子层级的研究问题,无疑是基础学科在航发工业的最直观体现。

  解决了涡轮叶片的强度问题还不够,还要解决制造工艺的问题。叶片本身其实是空心的,罗尔斯-罗伊斯公司设计了三角桁架技术制造空心风扇叶片,将多层钛合金板制造成宽弦叶片,不仅满足了强度,还降低了质量,最重要的是低成本制造。

  涡轮叶片的加工需要整体叶盘高精度加工技术,这样才可以保持叶片的厚度的一致,在叶片间需要保留气流通道,制造工艺的难度不亚于单晶叶片制造技术。

  发动机每分钟可达到数万转,我们以美空军F-15战斗机上使用的F-100发动机为例,在1970年代生产,每分钟转速为3万转。这就需要高性能轴承制造技术,要承受发动机转子高速转动产生的挤压应力,还要承受高温工作环境。

  目前世界上高性能轴承基本被西方企业垄断,形成技术壁垒,我国航空发动机要达到高推力、高性能,就需要搞定先进轴承制造技术。

  拥有上万个零部件的航空发动机,需要整体式发展前进,缺一不可,处处都体现着基础科学和工业转化的成果。

  从高性能航发的角度看,整个产业链上游是基础科学、材料和零部件的生产,生产完成之后,在主机厂进行制造,制造完成之后,就交给下游公司进行维护,比如维修厂等。

  狭义的航空发动机产业链均没有产出价值,从科研院所开始到维修有着高投入、长周期的特点,只要广义的航发产业才能输出价值。

  生产出来的航空发动机交给飞机制造商使用,飞机制造商从发动机制造商购买发动机,聘请维修企业来维护,这样就形成了闭环的资金流,产业也就形成了。

  从民用的角度看,乘客向航空公司购买机票,航空公司将机票等收入的一部分用来购买发动机和维护服务,保障飞机发动机正常运行,这样航发企业也能获得足够的资金维持现有团队,并且对新型号进行升级。

  从军用的角度看,航发企业把发动机卖给军用飞机制造商,有了高性能的航发,军机的性能也能得到保证,国防力量也得到了提升。

  最终,这条产业链还是满足计算机显示终端的需求:即空军和乘客。航发领域的投入资金需求较大,美国从1950年代开始投入数百亿美元研发航空发动机,经过数十年积累才扶持起通用动力和普惠两家航空发动机巨头,从产业链角度看,航发的研发需要国家资金的扶持和推动,回报周期长。





上一篇:飞机发动机涡喷-涡扇发动机技术简介 下一篇:西北工业大学2022年10个模范学生团队充分彰显工大特色与时代青年榜样力量!